?如果設計的迷宮式音箱的喇叭單元基本諧振峰與聲管的反諧振點相同,低頻的下潛能力就會降低至1.33倍。迷宮式音箱的設計,一般是先測出所采用的喇叭單元本身的諧振頻率fo,用下式求得放音管道的長度:聲管長度=n×344/4×fo……(1),式中n是奇數值的1、3、5、7,344是聲波的速度,將不同的奇數值的n代入公式,看哪個值與設計的低頻下限相近,即是最佳的n數值。迷宮式音箱的重放下限頻率可按下式求得:f放=2×fo/n……(2)例如手邊現有一對8喇叭單元,欲設計一款迷宮式音箱,這只8寸單元fo=35Hz用公式
(1)求放音管道的長度:
1.n=1時,聲管長度(米)=1×344/4×35=344/140=2.45m
2.n=3時,聲管長度(米)=3×344/4×35=1032/140=7.37m
3.n=5時,聲管長度(米)=5×344/4×35=1720/140=12.28m
再用公式算出欲提升的低頻下限頻率f放:
1.n=1時,f放=2×35/n=70/1=70Hz
2.n=3時,f放=2×35/3=70/3=23.3Hz
3.n=5時,f放=2×35/5=70/5=14Hz
從計算結果來看,如果n取值1,放音管道的長度只需2.45米,箱體的結構比較簡單,但低頻的下潛只能達70Hz,不是太理想。當n取5時,低頻的下潛可達14Hz,但管道的長度要去到12.28米,這在結構上和制作上難度很大,要很大的箱體才能滿足,況且一般的8寸喇叭單元本身也難以放出20Hz以下的頻率,想用長管道來提升也愛莫能助。所以說,在選擇設計迷宮式音箱的下限頻率時,還必須考慮到喇叭自身的低頻下潛能力,只有在喇叭單元有效范圍內,迷宮管道才有提升能力,超出單元本身的下潛范圍,迷宮管道也不能替代喇叭單元放出低頻的聲波來。因此,通常總是將迷宮聲管的長度取相當于喇叭諧振頻率的1/4波長,這時,迷宮聲管的聲阻抗很大,喇叭單元本身的音圈移動范圍和非線性失真都大為降低。
迷宮式音箱雖然效果很好,但結構比較復雜,限制了它大量的發展。設計這種音箱要注意減少放音聲管內的高頻諧波振蕩頻率對迷宮系統所產生的頻響特性不良的影響。因此應在聲管內敷以吸音材料。并力求讓音箱的各部位結構牢固可靠,避免內部管道的漏氣現象產生,還要求放聲管道的各部位截面積,不得小于所使用喇叭單體本身振膜有效面積。迷宮式音箱也有不足之處,主要的是結構笨重復雜,結構太小很難實現,設計不好很容易出現低頻過多過肥的現象,由于聲波要在放音管道內走過長長的一段路程,因此,給人一種低頻速度太慢的感覺,尤如低頻拖上一條尾巴一樣。